编者按:
三年奋进路,“百千万工程”美好图景在广州南沙不断绘就。在“施工图”蝶变“实景图”的过程中,多元力量汇聚澎湃发展动能。企业携手镇村,央地双向奔赴,共同奏响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“协奏曲”。
为展示央企帮扶共建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生动实践,南方日报南沙新闻部联合南沙区融媒体中心、大湾区(南沙)国际传播中心推出“奋力‘百千万’,央企强助力”系列报道,敬请关注。
南沙区大岗镇十八罗汉塔高耸矗立,为大岗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。山脚下,古今融合的大岗展览馆向人们讲述着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。
从昔日的垃圾分类科普馆和游客中心蝶变为城市形象地标,大岗展览馆成为该镇古今工商变迁脉络、一二三产融合图景、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展示的又一文旅打卡点。

这背后,离不开中铁隧道局的积极助力。
大岗展览馆的华丽变身,是央企与地方政府“双向奔赴”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生动实践。

匠心打造,捕捉原汁原味的美
大岗展览馆共两层,以历史古韵和智造新貌为主轴,以“城脉、文脉、商脉”三脉为线索,采用多样化表现形式,全方位展示大岗历史沿革、“百千万工程”成果、产业发展、特色党建等工作成效,让每一个走进大岗的人,都更能借此了解大岗发展的“魂”。
为了将大岗特色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,实现大岗展览馆浮雕墙、主街外立面等设计理念,项目团队成员更是秉持着“匠心铸品”的初心,连续数周深入老街巷,走访乡亲耆老,记录建筑细节。

“那段日子,我们带着相机和笔记本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,只为捕捉大岗镇最原汁原味的美。”中铁隧道局大岗镇“七个一”项目副经理姜洋洋回忆道。
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,中铁隧道局创新构建“政府、企业、居民”三方协同机制,采用“临时党支部+政企专班”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;打破传统,引入文化学者、设计师等多领域专家团队协同作业,运用BIM建模技术,巧妙融入“大岗红”“海山元素”等文化符号,实现了传统底蕴与现代美学的碰撞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多方通力协作下,项目不仅高质量完成,更将工期从6个月压缩至3个月,节省成本近500万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该项目入选广东省2024年建筑业企业投身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项目范例,为全省建筑企业帮扶“百千万工程”提供了南沙经验。

“美颜”升级,品质提升暖民心
当央企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,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“蓝图”将加速转化为“实景图”。
“中铁隧道局始终坚持‘投身区域建设、助力民生改善、履行社会责任、推动城乡融合’的发展理念,与地方政府‘双向奔赴’。”姜洋洋告诉记者。
除了大岗展览馆这座美丽圩镇客厅,中铁隧道局以其专业的技术团队、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,为大岗镇“七个一”建设项目注入了“央企力量”。

据介绍,大岗镇“七个一”建设项目建设成果包括大岗展览馆、大岗镇全民健身广场(1个生态公园)、潭洲滘(1条美丽河道)、豪岗大道(1条美丽示范主街)、灵岗二桥圩镇入口(1处美丽乡镇入口通道)、普盈市场(1个焕然一新的农贸市场)以及豪岗大道农房外立面(1处整体提升)。
在镇域形象提升上,主干道沿线155栋建筑立面换新颜,豪岗大道作为“美丽示范主街”完成2500㎡外立面改造与路面重铺;新增樱花造型路灯23盏、“岗”字形休息亭7个、大岗标识345处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看得见的品质提升与摸得着的民生温度。

“七个一”建设项目的实施,不仅重塑了大岗镇的“筋骨体魄”,更注入了温暖人心的“血脉精魂”。
群众的笑容,是这场变革最生动的注脚。一位在全民健身广场锻炼的老伯深有感触:“以前想散步只能在街边转悠,现在公园升级了,森林步道、健身器材样样齐全,我们这些老街坊天天都乐意来!”

以“小切口”推动城镇“大提升”,“七个一”建设项目不仅仅是一次乡镇面貌的“美颜”升级,更是“政府+企业”二元主体合作模式深化实践的生动样本。

多维赋能,镇域经济多点开花
人居环境的提升,城镇风貌的改善,文化品牌的塑造,共同为大岗镇域商业繁荣注入了汩汩活水。
当前,在中铁隧道局的帮扶下,“七个一”建设项目让大岗镇焕然一新的同时,更加速释放镇地经济发展动能。
在产业发展方面,“七个一”建设项目磁吸效应显著。去年全年,大岗镇共计吸引TCL、三菱重工等5个重点项目、81家制造业企业落户,盘活闲置厂房约15万㎡;放马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后,预计达产年产值超30亿元,村集体年租金收益可达800万元,增长超5倍;北龙工业园瞄准汽车智能制造、航空航天装备、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,将助推大岗传统业态提质升级。

在文旅融合方面,大岗镇重点围绕“樱花”文化符号打造系列文旅节庆,催生消费热潮。今年大岗樱花节相关活动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,累计带动周边消费超250万元;“趣游大岗”文旅IP促进镇域游客量新增70万人次,销售额增加近300万元。
居民增收渠道也更加多元。美丽主街带动沿线房屋出租率升至90%,商铺租金年增3%-6%;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,深农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带动3000多户农民增收,户年均增收达1.2万元;“岗”字号农产品销售额增长40%,户均增收超5000元。

自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大岗镇依托坚实的产业根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紧抓典型镇培育与小城市建设契机,积极探索与建筑业开展结对帮扶,初步形成了“产业+技术+微利帮扶+全面示范”的良好效果。
从规划蓝图到实景呈现,从环境提质到经济民生双赢,大岗镇的美丽蝶变,是“百千万工程”在乡镇一级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的生动缩影。
在这场蝶变中,中铁隧道局不仅帮助大岗镇扮靓了乡村的“面子”,更做实了惠民的“里子”,让产业兴、乡村美、村民富的美好愿景真正地照进了现实。
撰文:余妍玲
通讯员 张丁璞
